Surviving Beijing原名:乐会北京,
影片简介: **年的秋天,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和地下乐队展开了非一般的音乐之旅。他们自费从家乡马来西亚远赴北京,期待第一次海外演出,期待第一次出国交流的机会。他们到了北京近郊,住在俗称摇滚村的农村里,一个地下乐队的基地,开始了他们长达一个月的生活。 《乐会北京》是他们在北京摇滚村生活一个月的实录。 导演介绍: 林俐,女,1975年生,马来西亚华裔。念大学时,和大马(马来西亚的简称)中文地下摇滚圈结缘,参于了音乐**品牌“黄火”的推广**录工作。虽然毕业于电视制作系,开拍乐会北京之前,除了学生作品外,没有组织制作拍摄的经验。因为资源有限, 2000年的音乐之旅素材搁置一旁,直到2004年末才进行后期制作。之后,也没有其他作品。 林俐正职为新闻记者,曾在大**一家英文报社里拼了六年。 2005年辞职去周游欧亚各国,长达两年多的背包旅程在抵达北京后暂时告一段...
对中国的摇滚乐或者说摇滚乐本身,都从来没感兴趣过。偶尔在一个anarchy书店里看到这张碟,单纯地想知道**人在中国的**折腾的**活法。买了,看了,没有让我失望。第一次听崔健说话,他在里面说的,最最像人话。丧失生存能力绝对不是创作艺术的前提,刻意制造痛苦不过是在失丧自己的灵魂
一场注定失败的运动。少爷兵树村覆灭记
大马乐队来北京树村,留下了难得的影像。痛仰、木推瓜、PK14、病蛹。
相当好,完整。从开始到结束,制度和方向...乐队都因该看一看。“把地下乐队神话了。现在让人觉得地下乐队为什么好呢?就是因为他们穷,地下乐队为什么好呢,就是因为他们愤怒他们反叛...文人炒作出来的,这才是***”“一个生存没有自立能力的人不是一个很好的音乐人”...金句*出。
从树村到霍营,从毛家餐馆到华实浴池,太难忘了………
对自己的不自信,陌生城市的脱离敢,容易让人崩溃。 第一次演出出汗之后,面对的却是一瓢冷水,能体会到他们的痛楚与失望。 喜欢这部纪录片,拍摄者既作为旁观者,也作为一份子,体味当年树村大多数失败乐队的经历感受。
很喜欢啊。特别是开场那个镜头,杨海崧从门里面伸了一只手出来把门打开!
好看啊!比后****,乐与路之类的强太多,被骗真的太真实了hah
仿佛看到了那时的地下摇滚乐,有很多混子,有很多痞子,但是最重要有很多执着的单纯的乐手还在努力不停的挣扎和战斗 我看到了病蛹,我看到了木推瓜,我看到了痛仰,我看到了扭机,我看到了开心乐园,我看到了树村,我看到了所有为了钱而妥协或者不妥协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