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1:来客又名Stratum 1: The Visitors
两个人在夜晚一个**内相遇,并展开对早年家乡生活的回忆。他们离开这座楼继续游荡,黑暗中又绕了回来——楼的样子变了,然后倒了,然后消失了。他们离开这里,沿途经过更多**,来到一座由建筑垃圾堆成的山上,在山顶他们看到了去往家乡的铁路线。
路,兜兜转转地走,事,反反复复地说。跟普罗大众认知的科幻没啥关系,part b用超长焦**人间的视角未免太过无聊。看不懂,也不震撼。
作为丛峰首次尝试的剧**,做的是减法,相当于一个现实主义科幻片,涉及地震学、岩相学和山海经,两个游荡京郊的异乡人停格凝滞,是深夜的孤魂野鬼,他们秉灯夜行,徒步在广袤的通州大地上一片片与己无关的**上,漫无目的地想起了回家的方向。
倒叙式重建只能加深人们对**和毁灭的印象。任何**我们都能走上去说话,于是似乎它们都能成为我们的故事一样,但其实它们早就把自己的故事吃掉了,谁也闯不进去。
非常好的实验电影,由空间导致的叙事
画面灯光还挺好,但是完全就是摄影的打光,剧情完全没有特色,拖沓做作且不完整,给一星都是看在导演努力的面子上
实验、剧情、纪录杂糅。影像速度与时态的调整,钟表声、电子音乐、木卡姆、沉默的交织。字幕成为画面重要组成部分有时**成为画面。人物叙述声音多保持在画框之外,**中的一束光,造成时(童年)空(故乡)的遥远感。“**潭水深千尺,不及天鸿揍老牛”。田鼠**整洁的家。东北式冷幽默。
通州古典硬核电子回魂曲。它可以是青春性懵懂的记忆档案,也可以是飞速**化的拆迁档案。古典派的砖瓦回魂段让情绪陷入底谷,还好有长镜头的垃圾山可步行驻足,虽也迷糊不堪。
越是实验的艺术品,评价越是两极。总感觉影片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就像**楼*,虽然它*中了很多人的情怀。
人作为一种地质营力非是如何将土地和敞开工地的非历史化的?
和丛锋之前的作品不同,该片加入了剧情、实验等因素,但我不得不说,正如该片制作机构的名字“贫乏电影”那样,该片确实比较“贫乏”,很多长镜头显得枯燥无味,倒是声音处理和配乐是一个亮点。可能我比较麻木,这确实是一部我不太看得进去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