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鸯之钟原名:サヨンの鐘,又名莎勇之钟、莎韵之钟、Sayon's Bell、Sayon no kane
当时原住民怕都是敢怒不敢言吧。。。
以國策映畫來說,絕對是上乘之作。充斥意識形態的片頭語,開頭對原住民生活與風景過長的鏡頭,是帝國之眼所凝視的殖民地,多少也有點獵奇心理。插曲很好,古賀政男作的配樂更是全力以赴。當然細部是禁不起推敲的,養豬養羊完全不合原住民生活實情。此時的李香蘭演爛漫少**太超齡。
李香蘭飾演一個潑辣的臺灣原住民。政治意圖非常明顯,被佔領地的百姓有這麼**嗎?
这种片子你已经无法说它是好是坏,史料价值已远大于艺术价值。
日治時代的台灣,日資的片子,說日語的台灣人,和那麼明顯被植入的意識形態。
不談莎韻故事的真實性,周婉窈《海行兮的年代》問題滿多的以後說。 但說電影做了很大的改編,男主從老師變成了蕃警沙布洛,他從日本學成返鄉擔任警手,這裡非常像殖民時期理蕃政策的樣板人物「花岡一郎」,開篇就是莎韻教小朋友學國語,中間不乏大量表現日本理蕃政策「優異」的細節。最後結尾莎韻失足落水之前大喊バンザイ,味太重了。有趣的是這部不是在東部拍攝,而是在中部霧社拍攝,而阻礙莎韻和沙布洛愛情的男二反派名字叫「莫那」,看來這理有在刻意炫耀理蕃有成。 本片在皇民化時期拍攝用意非常明顯即鼓吹年輕人從軍,所以劇中不管泰雅青年還是日本人都以收到召集令為榮,電影上映後山地各部落巡迴放映,原民感動萬分爭相到派出所登記從軍,有些人甚至以「血書」爭取從軍機會。 插曲還是很好聽的,歌詞附下。
若要说本片余留的价值,乃李香兰的村姑形象,晴朗明快,撒开了脚丫子,围猪赶鹅,上山下河,统领活蹦乱跳的孩子群,俨然孩子王,还要照顾村里的婴孩,这样真美善的女子却成了日军借以哄骗台高山族投入己方怀抱的牵引,她的牺牲顿时意义全无。
与伪满扭曲的认同相异,经过五十年皇民化统治的台湾在片中被呈现的如同田园诗一样美好与安宁。原住民,作为被凝视的客体,被塑造的野蛮与天真;女性是**的受体,必须为男性所拥有,孩子是野蛮的所在,必须接受教育,拥抱“文明”,而男性必须参军,准备好为“国”牺牲。 全片只有日语,因为自开头所暗示的便是,日语是“上帝”的语言,象征“文明”,为了告别野蛮的本土性而成为日本人,日语是应该被正确使用的语言,同样,为了成为日本人,自己也需要改变属于自我民族的名字,而换上日本姓名。 结尾拍的神秘又浪漫,钟声余韵悠长,然而所传递的信息却无法自圆其说。
如此带着强烈意识形态的影片,价值观的强加输出问题严重。但香兰生活的情景不免联想到《养鸭人家》
OMG 其實propaganda做的還是蠻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