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96分钟
上映时间:1930-05-23(德国)
类型: 剧情 爱情 战争
语言:德语 / 法语
地区:德国
导演: G·W·帕布斯特
演员: Fritz Kampers Claus Clausen 埃尔泽·黑勒 古斯塔夫·迪斯尔 Gustav Diessl 汉斯-乔基姆·默比斯 Hans-Joachim Möbis
更新时间:
资源状态:
简介:AccordingtoSadoulinhisDictionaryOfFilms:Thelifeanddeathof****averagesoldiersattachedtothesamecompanyontheFrenc……更多>>
西线战场1918原名:Westfront 1918: Vier von der Infanterie,
According to Sadoul in his "Dictionary Of Films": "The life and death of **** average soldiers attached to the same company on the French front during the last months of World War I. Karl (Diessl), from Berlin, goes home on leave and finds his wife (Hoessrich) in bed with another man. A Bavarian (Kampers) takes life as it comes, while the lieutenant (Clausen) sticks to his duty...
同一年有美国的西线无战事,相比较那部充满戏剧性设置的电影,这部充满了反戏剧的性设置,利用声音转场成熟,平实的拍法,前半程几乎都没有音乐,整体有点闷
1930年的反战片,反映了战争给普通德国士兵及家人带来的伤害,在那个年代的视听效果能做的如此之好已经很不容易了,3年之后,**上台,这部片子理所当然地遭到了批判~
德国本土出产的一战反思片。剧情和拍摄角度不如同一时期的《西线无战事》来得丰富,但不失为一部反战佳作。影片上映后不久被****,理由和魏巍批判《集结号》一样:**本***、瓦解本**心。(在此感谢小易甫的翻译)
7.对比《西线无战事》,1918甚至还有些许逊色,平滑的叙事风格,没看到特别出色的地方,末尾决战的环境音录制效果……断断续续的风声像极了奇怪的呼噜……|关于战争对人物影响戏份的表现,前者设计了由主人公视点及旁观视点看到主人公的心路历程,一段渐入人心的伤怀基调。本片则在末尾以旁观视点,纵览了一些心理类型化表情以及医院的哀嚎群像。当然两部影片的结尾都是相当惊人的,本片是叠化的POV+打光渐暗的骷髅脸,心理上对妻子的思念与和解,醒目的字幕与音效。|卡尔的回家戏中向观众抛出了一个问题,而导致困境的矛头自指战争。
左翼现实主义艺术的表现力和困境;一战记忆的反战性;人道主义、和平主义、现实主义的纠葛。
我真的对战争片越来越没有感觉了。
30年代德国早期有声片。G W 帕布斯特。反战电影,在德国民族主义和****上升的时期呼吁**的谅解。被绿现场使用了微妙的景别变化展示卡尔从愤怒到痛苦地听之任之的情绪变化和反应。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有声德国正面**,从恋爱吃肉歌舞小丑探了次亲急转直下到木十字架各归尘土。**受难在一群活死人间,泥淖中迸出的手,大仰镜hooray,法德牵手送安魂。结尾大写Ende?!everything everyone guilty
乔治· 威廉· 巴布斯特的第一部有声电影,以一战为背景。这部电影的立场非常客观,纵观全片,几乎听不到德国兵说“敌人”这个词,也没有任何空泛的政治口号,而抛开片中厮杀的场面,一个**士兵临终前紧紧握住卡尔的手,这些都体现了巴布斯特渴望缓和德法矛盾,宣扬其反战的和平理念。
和西线无战事的感觉差不多,战争场面的固定镜头拍得实在有点寒碜。可能最有分量的是结尾那个疑问的字幕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