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又名十集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梅兰芳。2004年纪录片类型片,创作于中国大陆地区,具有汉语普通话语言版本。由周兵、蒋文博执导,于2004-10-22(中国大陆)公映。
出道前,他被认定是“祖师爷没赏这碗饭”的“愚笨”之徒;走红后,梨园行从此有了“梅党”的特殊称谓;一个男人,舞台上他比**更娇媚;一位演员,时势中他以艺品人品。民族命运的大背景下,他有怎样的戏剧人生? 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梅兰芳》首次全景式地呈现了梅兰芳先生色彩斑斓的人生轨迹,系统讲述了“梅派”艺术的形成与发展,将梅兰芳跌宕起伏的一生与二十世纪中华民族的命运、京剧表演艺术的起起落落交织融合,通过大量珍贵的鲜为人知的第一手资料,以强烈的故事性和悬念感,展示出这位京剧艺术大师生前身后的传奇。
第11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夏衍剧本文学奖
死别部分堪称完美:影片第一部分讲述少年梅兰芳和当时“伶界大王”十三燕的故事,从小梅兰芳一露面,到十三燕败给梅兰芳郁郁而终。整个过程一气呵成,**不断,精彩台词层出不穷,出场人物的设置和性格魅力都堪称一流。陈凯歌的美学功底在这一环节中更是表现得酣畅淋漓,无论是对老北**的还原,还是与人物情绪相融通的环境气氛的烘托,都十分剔透。
配角演出最为传神:如果说“死别”这一章节绝对是整部影片的精华所在,这精彩的开篇儿撑起整部影片,那么撑起这开篇儿第一章的,绝对是十三燕的扮演者王学圻。而如果说王学圻的表演堪称登峰造极,孙红雷对邱如白的刻画也应该称得上是光芒万丈,其表演充满爆发力,在一些细腻情绪上的拿捏更是令人惊叹。
金雕玉琢的台词与细节:导演陈凯歌对电影的剧本提出两点要求:“每个字都要有内涵,每句话都要有隐喻。”在影片中虽不能称得上处处都有体现,但依然有不少佳句值得回味。细节方面,生于北京的陈凯歌,对于老北京文化的迷恋是有目共睹的。小到一个鼻烟壶,大到20世纪40年代纽约剧院,影片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是令人满意的。
黎明稍欠神采:《梅兰芳》中黎明的确为这部戏作了很多值得肯定的努力,举手投足、一招一式都显得有模有样。然而独缺了一丝神采,而这一丝神采恰恰就是致命的缺憾。这一丝神采的缺乏导致他的表演缺乏感染力,力道不足,佳句虽多,但就是出不了佳章 。
越往后越无力:在经历精彩的“死别”部分过后,影片水准开始呈现下滑趋势。内容并不丰富,感情并不错综等问题开始显现,而梅兰芳在艺术、人格与气节等诸多方面,也未达化境来表达。陈凯歌对于《梅兰芳》的控制越往后越无力,电影的长度也几乎令很多观众发狂。
拍得很用心 梅兰芳老师真的是空前绝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