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达原名:Wanda,
住在宾夕法尼亚矿区的旺达潦倒落魄。她偶尔工作,抛弃了丈夫和孩子,睡在***的沙发上,抽烟喝酒,然后和男人一起回家,只为了能有一个地方安身。一天晚上,她走进酒吧后发现丹尼斯有点紧张。她和他交往,确认他是个罪犯。丹尼斯正计划着**。尽管他粗鲁无礼,旺达却欣然接受了他的**。
**电影的理想形态,极有生命力的影像,洛登在这份低成本的“自由”空气中也注入了强大而虚无的悬念,纪录片似的摄影机时时刻刻抓住着环境:如黑海般的煤矿中一个缓缓走着的白点、电影院门牌的**---意面酱的**---一直到**汽车、噪点中模糊的光影、孤零零的冰淇凌...... 看着洛登的脸,虽然是颓丧着的挣扎着的生命,但也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啊。
16毫米拍摄,冲印成35毫米放映。影片在**电影圈很受好评,但丈夫伊利亚•卡赞强烈反对令她未能继续拍片,48岁即因**癌去世。故事有一点像《邦妮和克莱德》,女性漫游则令人想起**·**《通往绞刑架的电梯》(1958)和瓦尔达《五点到七点的克莱奥》(1962)。结尾有力,静止影像与流动音乐的对比。
70年代的美国电影有着一脉相承的颓丧、绝望、无所求也无所适从的特质。倒并不觉得是女性主义电影;两个主角一个一根筋到处闯,一个无处去到处流浪,在这种境遇的相逢也绝不意味着能互相拯救,只是恰好在没有尽头的路上结伴走一段罢了。洛登不仅是好导演,更是极优秀的演员啊
没想到那种眼神的无助对我影响这么大。
女性没有任何资产,命运就像是蒲公英,这个**她不去使力气的生活,没有计划、没有目标,随遇而安,活着就好。
可以看作一个美国的女性主义的**生命/牲人(homo sacer)文本,女主在经济上没有财产,在政治上“you're not even a citizen of US”,新闻里查无此共犯;没有容身之所,没有责任感,没有理想,甚至没有尊严,一无所有,一无是处(对于家庭和社会),无地自容,自生自灭,唯其柔软无害的女性特质吸引着狼性的男人从她身上汲取所需而后抛弃,她大多时候逆来顺受地承受一切,以寄生的方式暂时脱离“无”的生存状态,沉浮不定,但逃逸出常规秩序后这里没有解放/蜕变/弥赛亚,像一种宇宙论:从虚无中来(女主开片从沉睡中醒来),到虚无中去(结尾女主神色迷茫的定格镜头),观众不禁思考其何以至此,如果说赋税的盘剥、家庭的重负(姐姐便是另一个她)、男性话语权的支配(如影随形)是“负”,有物质**而依附于男性的她只能悬停于负与无之间,生与死之间,这何尝不是一种普遍的困惑
状态像一团被揉捏的过期报纸,像无意间倾洒而出的苦咖啡,像退潮时空无一物的沙滩。想起《五支歌》,《富城》...还是很喜欢这种质感的公路片的。
女性作者电影的巅峰之作!开篇短短几分钟矿山、吵闹的婴儿、**亲在姐姐家寄居的旺达身陷乏味无趣的生活之中,**、露水姻缘中被抛弃,找上个强盗,一场漏洞百出的**,她却跟丢了,留下强盗烂泥般的**,对雌雄大盗模式的反击,在家庭录像带的粗颗粒中拍尽了**的无奈、愚蠢和勇敢
没有主体的电影,当然这是一句夸奖,能将一种依附环境而又孤立于环境的状态贯穿始终还是相当不容易的。室外大量远摄镜头将女主挤压进*仄的景深中,手持亦常常将其排挤出画面——漂泊的精准注脚。噪**噪点莫名生成了一种微妙的联觉。 8.2
A-,欢乐无法消解愁绪。"Woke up this morning, dragged myself across the bed. Alice went to wonderland, but I stayed home instead. I started feeling bad, 'cause I was left behind,' cause I'*** wander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