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战争原名:하얀전쟁,又名**战争、白色军徽、白色徽章、White Badge。1992年战争类型片,创作于韩国地区,具有韩语语言版本。由郑智泳执导,并由郑智泳、Su Yo任编剧,携幕后团队创作。集众多位安圣基、沈惠珍、金世俊、李璟荣、许峻豪、金宝城等著名实力派明星加盟。于1992-07-04(韩国)公映。
一个鲜为人知原籍越南韩国老兵的故事,娓娓道来越战的悲痛故事。《White Badge》在1992年公映时,羸取不少**,至今乃是韩国越战片的经典之一。 安圣基饰演的HAN是位作家,是南韩退役军人,曾参加越战,患有战争综合症, 罪恶和侵略的思想包袱使他的生活变得荒芜,并妨碍他的婚姻和事业。 越战后,韩基朱出版了一本有关越战时期的月刊式记载故事。画面尽是描述他与其它曾参越战的韩**人,越战期间亦导致韩妻离子散。事隔多年,某**接到一个电话,该电话便是十年前因越战而失散的战友朴真树。这突如其来的电话令到韩仿佛到越战的恐怖情景,其实曾参与越战的战友都无法平静的生活下去,朴的来电是想战友韩为他了决生命,总史越战已过,但对韩来说真正的战争才刚开始……
第31届大钟奖评审委员会特别**、最佳男配角奖、改编剧本奖。
第13届青龙奖最佳男配角奖、最佳摄影奖:第5届东京**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导演奖。
第29届韩国百想艺术大赏最佳表演奖:第38届亚太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安圣基)
第3节春史大赏电影节上获得了年度导演奖(郑智咏)、年度音乐奖(申秉河)以及男子优秀演技奖(李璟荣)。
勉强及格。韩国战争片,经常在叙事上有种散文化的倾向,尽量去捕捉**之外的生活化即景,比如开篇的长官挑妹夫桥段(*****哦),战争场面拍的临场感不错,镜头不做宏大描述,和《**排》一脉相承。通过男主为了写小说的回忆,与***战友的出现,呈现了与三重时空勾连的韩国现实一种,三个空间之间充满了对比,比如被美国人欺负和欺负越南人,比如割越南人耳朵和割自己耳朵,片尾的街头**又把俩男主拉回了战火纷飞的境地,本片阴郁、哀伤的调门至此也达到了**。本片承载着这一切的是两个***角色,他们内心世界封闭而无法交流,他们前后心理变化的过程也付之阙如、呈现的缺乏冲击力,简单说就是把人写得概念、简单、不可爱(安圣基在**、同事面前都是目中无人,好像上过**就能当人爹了,十分招人烦),这点上《薄荷糖》做的好多了。
本来是冲着编剧里的孔水昌来的,现在看来,恐怕之所以孔水昌后来能拍出《罗密欧点》全拜这次经历所赐。参与这次拍摄之后,能考虑到把越战这个题材融入进恐怖作品中去,不外乎是发现了颇为纯粹的对战争的恐惧感。韩军对越战的这份战后创痛,立足于他们尴尬的位置。作为美军的盟友,夹在一群真正在作战的人中间。名为“越共”的敌人,无论在现实还是在政治意义上,都像是隐形的,让士兵笼罩在找不到敌人的乏味与恐惧的慢性折磨中,所以才不断误伤家畜和平民。像男主角这样的知识分子,不但在战争中要被反复叩问战争的名义,用兰波的地狱一季来形容*役生活,战后也不断面临生存困境。最后,男主和战友意外卷入朴正熙遇刺后****令的**人群,两个老兵慌乱地拨开四处逃窜的学生,但仍被裹挟进学生和部队的冲突中,在政治与信仰的隐喻中两人走向毁灭。
韩国的《**排》与《生于七月四日》。
开头的一个长镜头已经宣告了这是一部为拿奖而拍的电影,现实主义其实挺无聊的
230903 21.35-22.20 中场休息找字幕 大约花了36分钟左右看完 前22分钟是二倍速看的,关于越南战争的细节 去年6月仔细看过十几个小时的纪录片。前年也看过关于R高地 韩国越战题材的片子,这部老片 180212大三的时候就标记过了,现在终于找片源来看了。 1992和南**刚建交时的片, 三十年很快过去。 里面安圣基的年纪正好和老兵比较匹配。其他**配角三十年前还是小鲜肉呢。 中间休息十分钟找字幕 后来终于不用再看英文字母了 1080P** 找到190704的中文字幕 还能加快速度看了 为什么下午看其他片的时候不去早点找字幕 耽误了一小时。 不过也放慢速度品味了一下歌声。 我想看这部电影 2018-02-12 152评价 冷门佳片 208人看过 / 755人想看
最后一段平行剪辑是精彩之处,两个在**者中大喊我们不是学生的老兵,和大喊我们是平民的越南老百姓。
越战的阴云还未散去,**和**的迷雾已经升起。一个十年,下一个十年,无数人正成为这场盛大的“白色”谎言中的“小小牺牲”。怎么会有人觉得战争戏拍得烂啊,重点又不在正面交锋。安圣基有那种古典侦探小说里的感觉。韩国政治/战争片的表演方式是怎么走到现在这种*****的,以前明明这么好。兵士的演员真的不是河正宇啊。。长得太像了吧。
第一次看韩影越战题材。伴随着回忆里战事的推进,现实中内心世界的崩溃也在层递,最终积蓄出一个强有力的结尾。影片中穿插的政治**,也反映出郑智泳的社会批判倾向。反观现在的韩国战争片,或“吹”或“煽”,技术层面的进步也难以弥补现实主义视角的缺失。
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是多可怕,悲伤惶恐终日折磨。回得去的家乡,回不去的自己。战争场面调度和剪辑太粗糙,还好结尾加入了偶遇光州**和一丧到底的自我摧毁和自我救赎,为片子的主题划下一个感叹号。韩国电影反映越战的片子真不多,前有一部喜剧歌舞的《郎在远方》。
两个小时亮点不多,前期甚至有点平庸,对比式叙事手法也是为了更好的表达战争带来的伤痛与后遗症,你可以假装一切从旧而阴影从未离去,战争也未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