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梦见电影又名We Dream of Movies
二十年前曾经饰演贾樟柯《小武》男主角的王宏伟,如今还在青年导演的新片中担任角色;北影门口总**着群众演员,他们寻找当天的工作机会或今夜的容身之处;一个艺考班的学员们准备投入电影的考试,两位少女为在某首映式上见到偶像激动不已;一个小城市的放映员抱怨着电影的一切,他怀念的是以前的**电影;一位刚入行的影评人参加了她的第一个电影节,上海**电影节。他们分享着**梦想:发财,保持艺术**性,一顿饱餐。
回忆抛给2015年,稚嫩到无法回避的前行,从未想过未来的自己会窥探过去,艺考生,放映员,等。一切都没有变,十年前这个世界不会好,现在也不会。
片名起得很好,但也仅仅如此。又是北影厂,又是娄烨王宏伟,多少让人有股好奇,可惜拍得太蜻蜓点水了,有失水准。片中有个女孩很喜欢安哲,提到安哲她落泪了,那是真爱。
从纪录片角度来说当然算不上合格,素材散且不够充分,但是足够好玩,导演有点“坏点子”(非贬义)在身上的,前面有的地方尬到抠脚,最后杨潇的采访又看到爆笑。不过依旧很感慨,2015年,离现在好像也没过去多久,但是遥远的却像是在看什么上世纪的奇观。在那个电影市场正红火的时候,群演们人人都拿王宝强做榜样,《捉妖记》刷新着影史纪录,王宏伟在为新一届CIFF打游击,艺考的孩子们尖叫着冲向偶像,并怀揣着阶层晋升的美好幻梦,上影节人流如织。而如今,2022年,站在当下这个电影似乎都快要“消亡”了的**回望,竟生出一种不真实的荒诞感,不知该觉得可笑还是可悲。两年后你京那啥了那啥人口,不知道片**现过的有些人,现在还好吗?
选材用心良苦,抛去技术方面不谈,片子确实反映了中国电影现在尴尬的处境,我们口口声声说我们因为爱好从事这个行业,可演员,制片,艺考生,谁又不是为了生活所迫?多一星给创作者对电影的坚守
4.5/曾经非常想看这部电影,但无奈找不到资源。没想到今天突然想看这部电影,一搜索便看到了。呈现了各形各色与电影有关的人。最后一个人的采访格外有意思,看到别人不要劝架,因为这也是电影文化的一部分,至于有一百块的话我们要干嘛?去**吧。
“我们梦见了电影”和“我们以为梦见了电影”,赚钱和电影怎么选?追星和电影怎么选?**和看电影怎么选?知道杜海滨,但不认识杨潇。
想知道纪录片镜头下的那些人如今过得怎么样了
我祈祷四季的棱角将我划破,让我在烈与梦中苏醒,看潮汐落幕,夕阳升起,是否就能忘记,这白日梦魇,有多耀眼。
我们梦见电影+没有电影的电影节=7.5 梦影结尾加分,电电自我出气。“权力滋生**,绝对权力滋生绝对**。”前者看起来像是很有意思的**电影影像民族志,后者像栗电&宋庄文青断代史。
无意间看到,时长刚刚好再长一些就会无趣了,毕竟只记录一个业界生态中的底层让人郁闷,越共情越悲伤。幸好有最后那位天真烂漫经历一些悲伤仍然充满热忱的电影记者/影评人,希望她今时今日依然热爱电影,为好电影发声。王宏伟老师明显生活在一个平稳期,曾经作为**影像的符号跨越发展人生,已经超越了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的生命质量,上不去也下不去。再往下就是徘徊在北影门口,徘徊在每日糊口的游民——这是为了礼貌启用的多么不接地气的代词啊,只要稍微扩展镜头,就会看到东部城市里无数一样的蜉蝣,希望他们永远活在梦里,因为蜉蝣只活一天,梦醒了,就死了。娄烨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