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鲁特三部曲:家乡的战火、童年与我原名:Beyrouth, ma ville,又名貝魯特三部曲:家鄉的戰火、童年與我(台)、Beirut My City
1982年黎巴嫩剛經歷以色列襲擊,喬瑟琳・薩博回到自家門前,家已被轟炸地體無完膚,她拿起麥克風,將發語權留給自己。面對昔日記憶與當下景象,二者疊合後所產生的劇烈落差,導演在萬物皆蕭條的瞬息片刻,試圖找回一絲希望。喬瑟琳・薩博一生創作無數,此部短片卻成為她心目中最重要的作品,亦可見戰爭當下所帶來的衝擊,及其影像所承載的重量。
Comment ça va ? Toujours vivant. 十五年漫长的内战,这才走到一半(是年第五次中东战争)。轰炸与**只道平常,爬满苍蝇的*孩子们会睁开双眼吗?为了乌托邦实现的反击,会一直延续下去吗? 女导演但用了男声,略遗憾。
比第二部好了不少(时长只有34分钟左右)
直接拍摄战争现场的小孩**、医院里炸伤烧伤的**人士、怀疑因****而四肢瘦腹部庞大的小孩在台阶挪动、苍蝇围绕,这几段真的令我十分不安,每分每秒都在想桑塔格那篇《旁观他人的痛苦》,选了这部片子给我们看的老师本人似乎对纪实影像的暴力毫无意识。
导演讲故事的手法很特别,并非为展示灾难而刻意拍摄血腥场面,而加入写信这个设计开始故事讲述(一度以为自己在看文艺片),以时间发展来让观众了解这个国家的苦难:流浪的孩子深受战争影响却又在大环境下不断****,在影片前段一起讨论时局的人,在影片结束时已失去生命,灾难在时间线上以不同方式交替延续,失去的家园难以寻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