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群路又名大叔和房子、Uncle and House
三个帮别人讨债的年轻人在城市漫游,一张百元大钞在街道上流通,灰色喜剧开始上演。
这也能叫电影?拿学生习作来作比都是下乘的。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视角,流于表面的所谓群像呈现,一堆多余的不知所谓的镜头和人物,不分大人小孩每个角**说着**犯的台词,自以为的幽默有趣,感觉就像一个人拼命挠你想让你笑,结果一下都没挠到痒痒肉上。导演自己就没想明白,稀里糊涂地拍了,还洋洋自得于“七天写出来一个剧本”,可惜又完全没有能匹配这种速度的才华和灵气。里面**去的那段影院暴走,不伦不类,不论讽刺还是爽快程度还不及今年北影节前一票帝都影迷们自发拍摄的观影礼仪宣传短片,这才是真的可笑!
贫乏、松垮又陷于自我沉溺的电影,可以想象剥除配乐以后将变得更加羸弱。如果硬要跟《呼吸正常》比,我想说云中拍片更轻盈也更清晰。 《合群路》的趣味都局限在段落内,完全缺乏整体的组织力,我个人对这种幽默感是完全**的。导演的表达是零散的,***这个麦格芬的串联功效也是绵软的,倒是带出了一点空间感,但也不是完整的而是被打断的。每个主要人物都不像人物,而只是一个设定,从始至终虚无地在影像里漂浮,对他们与社会的疏离感的拿捏是失当的。 作为影迷,给电影院暴打傻叉那段加一星,尤其当我右边还坐着一个屏摄怪,但是宣泄的力度几近于无。除此以外,整个观影过程毫无**可言。如果毕赣给贵州带来了诗意,陆庆屹给贵州带来了暖意,那罗汉兴镜头下的贵州只是被景观化的场域。“新浪潮”这个词,最好不要随便用。
有点意思。有点盖·里奇的黑色幽默意思,但是属于贵阳的黑色幽默。把这部片子和《无名之辈》对比起来,或许能解读出地域印象。
青年影展。导演说剧本写了七天,拍摄十多天~我还以为是一部很有趣的黑色电影,看来期望过高,而且等到片尾都没有出现重点。故事和视听都还蛮糟糕的,不过自己投钱拍,想怎么玩都行。倒是想念贵阳的小吃
我**作能拍成这样我就很知足了
北京青年电影展开幕式,有点想法但太缺乏整体设计和组织,“有意思”的片段俯拾皆是、有意义的一个没有。
《合群路》是一包烟,人被密实地塞进烟盒里,一根根点燃。讨债如Maysles兄弟的“推销”一样成了田野调查,制造**如洗印照片一样成了过时的手艺,合群不合群,终归要下山。
在我看来一位年轻导演花了很短的时间完成剧本并且付诸行动,能把一群人的故事在这个篇幅里呈现,其中不乏魔幻和令人捧腹的桥段,小演员的表演生动自然。而且方言对白会让人觉得很亲切😂我很喜欢这个片啊哈哈哈 想想那三个荧光人都想笑。 另外,真的比花了好多钱拍的好多大制作值得花这一个半小时,有趣的!
#海南**电影节# 视点转换、剧本结构挺不错的。有幸认识罗导。学习了。
看完片子,怀疑导演没想清楚,映后见面会后,几乎确认导演没想清楚了。没有情怀可以,私人情绪也飘忽,导演一直强调有趣,其实也谈不上有趣,黑色幽默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