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青又名LIUQING。2021年剧情、传记、历史类型片,创作于中国大陆地区,具有汉语普通话语言版本。由田波执导,并由田波、王苗霞任编剧,携幕后团队创作。集众多位成泰燊、丹琳、师清峰、卢学习、韩帅、魏子杨、费伟妮、唐伟鹏等著名实力派明星加盟。于2021-05-21(中国大陆)公映。
影片真实再现了五六十年代,新中国百废待兴,全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农村**化运动。青年作家柳青辞掉北京优渥的干部待遇,他决心亲自参与实践,创作一部反映****人民集体创业的史诗巨著。柳青举家落户在皇甫村的一所破庙里,他深入农村建设一线,扎根人民十四年,历经**运动, 面对农业**社建设的**困境,他铁肩担道义,和农民一起开辟了****事业在农村的新局面,在**困境中创作出《创业史》第一部,一经发表,轰动全国。就在他雄心勃勃展开第二部创作时,一场更大的风暴席卷而来,面对人生的磨难,他不忘初心,最终用一生书写了一段艰苦卓绝的****创业史。
献礼片,但能看出诚恳和用心,导演审美不错。柳青的文论穿插得挺合适。可惜主旋律下依然被限制得很死:主角伟光正、说教意味重、淡化伤痕、回避反思、政策导向等。运用了一些类型片的手法,大概在深度有限的情况下有一些市场意识,反而有点古怪。片子的毛病恰恰是与柳青的文学主张悖反的,就是没有丰富、鲜活的人物,也是主旋律拍人物的通病。创业史和此片同为献礼,又是呼应,也说明文艺政策的把手已经由文学转向影视,文学再没有被控制计划仍能产生影响的力量。作家也与官职、高稿酬剥离了,区别在于柳青是主动自愿的。想来也感慨,以托尔斯泰为文学灯塔的柳青,即便深深扎根农村,与伟大间依然隔着政策和政治的距离。痛苦的思考与求索,最后变为一句轻**的“有意义的探索”。听到柳青说:“要看作品五十年后还有没有读者看”,我和同学都笑了。
很悲剧的传记电影。大概可以称柳青黯淡的一生。一个理想者吐尽了血,所见证的**未能与理想同行。未看到繁星满天,只走过一路泥泞。柳青是精神上的伟人,但我们都不愿成为柳青。人生苦短,创业艰难,史诗太难写,吞下梦碎的眼泪太苦。
为什么马葳——一个有文化有理想有能力的女生要和他说对不起?
在文艺上表现出一个巨匠的形象,但是在生活中面对农村**化运动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柳青这样一个14岁就敢上街闹**、22岁跟随**军上前线打仗的人怎么会只动嘴皮子不用霹雳手段?
尽管有瑕疵,但是是一个很好的开端。希望以后有越来越多这样的传记电影,希望有一天能看到一部《丁玲》。 以及饰演柳青妻子的居然是《家有儿女3》的夏雪?!
看了点映,人物塑造的非常不错。单个镜头的画面都挺具有艺术气息的。唯一的缺点就是开头对青年柳青的塑造部分镜头有些呆板 刻意,缺乏生动性。应该有更好的新颖的方法去道出柳青去农村之前的知名度和所处的优良环境。但是,看进去了之后就会觉得瑕不掩瑜了。 整部电影整体观影体验非常不错。导演铭记“塑造英雄,首先要塑造自己”。在此基础上,导演对于柳青的那股崇拜之情,无论电影里或者电影外都能让人感觉到很强的共情性。看完之后确实有被柳青感动到,也有被导演本身所感动到,
成泰燊成功诠释了柳青的文学圣徒形象。但是导演力有不逮,缺乏一以贯之的电影语言统摄全片,因之影像苍白,缺乏表现力。50年代**化运动有较为充分的表现,也是全片重点戏份,但**化触及个体的部分没有开掘出来,且人物的转变浮于表面。**运动一笔带过,难道是为了表现柳青说的:只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柳青**经受批斗及马葳投井自尽,本是人物命运的转捩点,无奈仓促而过,使情感无法绵延开来,也使**后期柳青的反思精神缺乏支撑。柳青被王家斌背到医院抢救之后的戏,全然一片混乱。影片唯一用得好的道具,便是托尔斯泰像。它仿佛一盏明灯,映照着柳青的生命。
以编年史形式(1952-1955-1958-1964-1970)结构顺时叙事,讲述作家柳青扎根陕西皇甫村和农民一起搞农业**化运动,并据此写出著名长篇小说《创业史》的故事。影片在处理轰轰烈烈的农业**化运动时,同时展现了**社内部矛盾,并涉及***、**、**等政治运动,但后期或因**较蜻蜓点水仓促带过。摄影上,构图、俯拍、远景、逆光都很美。布光上前期开始搞**化运动时极其强烈的光形成“阳光灿烂的日子”,而随着矛盾和政治运动发生,光逐渐消隐,同时摄影机从前期灵动、轻盈、欢快活泼的运动镜头到后期变为越来越沉重的固定镜头。视听有50-70年代英雄人物塑造的政治修辞的延续,比如时常对柳青使用仰拍,有几处镜头使得柳青整个身体被比农民们更强烈的光所照亮,在**上就已形成文学评论家李星所说的“宗教感”。
前半段颇有一些新的历史可能性被正面地生产出来(这已经很难得),后半段还是落入相对熟悉、单一的历史想象之中,导演的“人文之眼”还是不无伤痕式的批判,对女性的呈现也是工具性和妥协的。同时读到一些专业内的批评意见,从评价和接受的角度,一部《柳青》甚至可能照射思想界意识形态光谱的两端。
一个作家悲戚的后半生含蓄地折射出建国后的种种波折,“实事求是”要付出多少代价。小说要过50年后再评价,电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