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派:海昏遗梦又名古墓派 第一季
2011年,一座古墓的意外发现,震惊中外:二百多万枚五铢钱,数百枚金饼令人目不暇接,还有造型别致的马蹄金、麟趾金、金板等等,超过了已发现所有汉墓的金器总和,內棺中的玉器、漆器鲜润如初,出行的座驾,赏玩的把件,享受的乐器,饮酒的用具,一个远在两**前的朝代仿佛突然复活了。
真*了自己了,找错资源了,应该看 海昏侯,不是这个
201907讨厌这个解说词。刘贺太惨了。
刘贺这一生,被走进科学了…没什么审美可言,电视台播放标准,甚至连工作人员下班上班也没剪掉要解说一番。「摸金校尉也就是盗墓贼」这句还在,不知道是故意留下的还是忘记剪掉…
内容有点单薄,一集也就10几分钟,开头还在不停的repeat
看过首博的海昏侯展,再看挖掘过程的纪录片,要是顺序颠倒就好了,看展时会更有的放矢。墓主人刘贺,汉武帝和一笑倾城李夫人之孙,墓葬中有价值50吨**的钱串(一斤**够当时人吃三年),还有378件马蹄金和麟趾***匹书简乐器器皿不胜枚举,汉朝事死如事生的风俗足见其生前奢华。汉昭帝刘弗陵死后,刘贺被扶为皇帝27天又被废,一生被汉宣帝刘病已忌惮监视,动辄削邑,只能在自己封地宫室大门紧闭自我陶醉,地方官奏折说整个宫室一天只有寥寥数人出入采购。刘贺可能还有消化道胆管类痼疾,吃了一顿蜜瓜消化不良33岁而逝,解剖马王堆的辛追夫**是吃蜜瓜而亡,古人的富贵病居然是吃西域蜜瓜。知其生平,再看葬品中亦侯亦帝的奢华,也不知应做何感想。想想以卖风筝为生的田舍郎曹雪芹,似乎也生不起“此生恨在**家,来世愿为田舍郎”的清高
海昏侯刘贺是汉武帝之孙,汉武帝与宠姬李夫人独子昌邑王刘髆之子。十九岁时被拥立为帝,不足一月被废,史称“汉废帝”,随后回到昌邑故国所在地山东。三十一岁时被汉宣帝封为第一代海昏侯,迁居江西。三十三岁时因食用甜瓜导致突发疾病死亡。后汉宣帝废海昏侯。昌邑王及海昏侯之财物均入土陪葬。
有人认为 “海昏侯” 的名字是一个不好的称呼,“海” 在古代的解释是晦、黑,“昏” 的意思则是昏聩、昏庸。刘贺这个人,历史上记载他就不好,所以汉宣帝给他定了这么一个侯爵号就叫 “海昏侯”。其实 “海昏” 的真实涵义是指古代鄱阳湖的西南边。看完***,发现跟之前看过的纪录片《海昏侯》几乎一样,但因为喜欢看考古纪录片,所以就当作重看一遍了。汉墓有「十室九空」的说法,因为汉代墓葬大型封土的标志非常明显。所以古代的摸金校尉都是寻找这种标志性非常明显的墓葬下手的,汉代以孝治天下,所以封土越高在家中的地位就越高。看到弹幕里的那句「早到的叫盜墓,晚到的叫考古」真的是笑死我了。《黄帝内经》有云,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肝、肝病禁苦。孱弱的海昏侯死于累病的猝死。
大量的弹幕充斥着无知和自作聪明,把考古和盗墓等同甚至嘲笑考古不如盗墓,看的真是可笑又可悲,这些人真不知尊重和自谦为何物。由此可见教育是多么的重要,真心希望以后国家这种人越来越少,整体素质越来越高。
这两年关于海昏侯墓的纪录片是不是有点多了?内容其实大同小异,真的不如过几年,等考古工作又进行到一个阶段再拍。比较的话,我还是觉得今年3月那部一共三集的纪录片《海昏侯》更好,还有对历史的还原和推理。而这部片子的内容有点单薄了
拍的不错,就是解说词有点糙。海昏侯墓真是**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