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之画又名The Painting of Evil
中年画家在**教画,发现一名青年***有着极高绘画天份,却为此惹来一场风波,也改变了彼此的命运……
我發表的短評由於可能含有違反相關法律法規或管理規定的內容,現自行先行移除。
其实有一些还不错的设定,包括**上的表现处理,但整体还是有点浪费主题,属于那种空有话题但其他各方面都比较平的片子,无论是人物性格的深挖还是**本身的丰富性,以及各路相关人员的心态,都展现得比较浅。
画家的听障特点没有像受害女孩和她的腿部**一样被放大、符号化,这似乎是导演对片中台词“我是活生生的人,不是你画的那些奇观”的回应。不过摆出了要解决问题的姿态,却依然只是在提出问题,黄河角色线的内容纯属台式社会剧老生常谈,对这个角色进行任何意义上的精神分析在此都只会显得多余,“回老家”的部分还不如整段都拿掉。
心情很复杂不知道如何评价,题材和立意都很好,“让艺术回归艺术”这句话不仅仅在画作上,波兰斯基也被指控过。面对这种冲突和纠结其实人很难不被情感带动,艺术的力量对于受害者和施害者其实都蛮微弱的。部分台词和表演蛮尴尬的and女性角色以及情感线很奇怪
“作品与作者是否应该分开来看”是一开始抛给观众的问题,这也是一个近年来颇为争议性的话题。而后半段又延伸出一个更深刻的问题:若创作本身即是恶,那美是否还有价值?我喜欢这个思辨的空间。艺术应该如何看待?最后一幕女孩看到地铁站的画发自内心地笑了出来,似乎已经给出了**
她说“我可能看错你的人 但我没看错你的画” 让艺术的归艺术 真有这么简单或者真的能做到吗 最后绝不原谅的女孩看着那张画不知情地笑 可是经过前面的铺垫总觉得那是对她的不原谅的一个嘲讽 而对于画家 做罪人的题材却声称对其毫无了解 *** 给受害女孩送画等 总是从他自己出发 似乎听障也没能影响其自恋与自负
加了艺术标签,但不是艺术片,是艺术题材的类型片,影片中音乐、镜头、灯光等方面都有一些类型化的处理,主题也很类型,探讨艺术与社会、艺术与人。 采用16:9的窄画幅,来营造本片的压抑感。 作为一部类型片中间部分节奏略拖沓,没能靠强节奏支撑起来。主人公的设定与人物形象搭建的相对失败。 喜欢影片中的几个处理,一是主人公由看电视到走入电视画面这样一个入画的过场设计;二是兄弟俩面对面利用玻璃反光让一个人的虚像与另一人的实像逐渐重叠在一起,很类型化;三是最后人的命运与牛的命运以及红墨水滴落交汇在一起,这个则是比较艺术化的处理了。
純粹的美或許存在,但要活下去吃一口飯是要有市場。沽之哉,沽之哉,我待價者也。重點不是畫的善惡,是市場在乎或不在乎那些善惡。
比起《登堂入室》中通过作品深入角***的戏剧化处理《恶之画》更像是一场道德实验,导演并没有给出结论“艺术水平与艺术家的道德水准无关”,而**贼地借**女孩的笑容说出“看吧,就算摆在你面前,你也看不出艺术家有多**”。
7.7 人品和作品分不分开?湾湾在立意方面真是没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