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兰芳1962年纪录片类型片,创作于中国大陆地区,具有汉语普通话语言版本。由王映东执导,并由阿英任编剧,携幕后团队创作。
片名:梅兰芳 导演:王映东 编剧:阿英 摄影:包万俭 影片本数:6 色别:黑白 出品年:1962 拍摄单位:新影 内容简介 梅兰芳,我国杰出的戏曲艺术家。 1894年,梅兰芳生于北京。他8岁开始学艺,开蒙老师吴菱仙,他11岁时初次在广和楼登台。年轻的梅兰芳受到谭鑫培、王瑶卿等前辈的关 怀和培养。辛亥**后,梅兰芳到上海演出了刀马旦戏《穆柯寨》,获得成功。回到北京,他编演了《一缕麻》等许多新戏。他勤学苦练,从中国传统艺术中吸取精华,大胆改革,不断取得成功。 1919年,梅兰芳访问日本。1931年,他到美国访问演出。1935年,他又赴苏联访问演出。这些演出,都获得巨大成功。“七七”事变后,梅兰芳身陷敌境,他蓄须明志,大义凛然。 解放后,梅兰芳被推举为****委员、全国******代表。他常深入工厂、农村和部队演出。抗美援朝战争中,他到**前线,进行*问演...
死别部分堪称完美:影片第一部分讲述少年梅兰芳和当时“伶界大王”十三燕的故事,从小梅兰芳一露面,到十三燕败给梅兰芳郁郁而终。整个过程一气呵成,**不断,精彩台词层出不穷,出场人物的设置和性格魅力都堪称一流。陈凯歌的美学功底在这一环节中更是表现得酣畅淋漓,无论是对老北**的还原,还是与人物情绪相融通的环境气氛的烘托,都十分剔透。
配角演出最为传神:如果说“死别”这一章节绝对是整部影片的精华所在,这精彩的开篇儿撑起整部影片,那么撑起这开篇儿第一章的,绝对是十三燕的扮演者王学圻。而如果说王学圻的表演堪称登峰造极,孙红雷对邱如白的刻画也应该称得上是光芒万丈,其表演充满爆发力,在一些细腻情绪上的拿捏更是令人惊叹。
金雕玉琢的台词与细节:导演陈凯歌对电影的剧本提出两点要求:“每个字都要有内涵,每句话都要有隐喻。”在影片中虽不能称得上处处都有体现,但依然有不少佳句值得回味。细节方面,生于北京的陈凯歌,对于老北京文化的迷恋是有目共睹的。小到一个鼻烟壶,大到20世纪40年代纽约剧院,影片最终呈现出来的效果是令人满意的。
黎明稍欠神采:《梅兰芳》中黎明的确为这部戏作了很多值得肯定的努力,举手投足、一招一式都显得有模有样。然而独缺了一丝神采,而这一丝神采恰恰就是致命的缺憾。这一丝神采的缺乏导致他的表演缺乏感染力,力道不足,佳句虽多,但就是出不了佳章 。
越往后越无力:在经历精彩的“死别”部分过后,影片水准开始呈现下滑趋势。内容并不丰富,感情并不错综等问题开始显现,而梅兰芳在艺术、人格与气节等诸多方面,也未达化境来表达。陈凯歌对于《梅兰芳》的控制越往后越无力,电影的长度也几乎令很多观众发狂。
按照时间顺序梳理了梅兰芳的一生,有一些珍贵的影像资料。中国电影资料馆,20211102。
梅兰芳逝世后的官方盖棺定论,多偏于政治表态而非艺术评价。用了一些《舞台艺术》里的摆拍;梅最后十年生命中,多是访问*问**,这些镜头其实后来用的很少了。葬礼规格很高,确是福气。
讣告式纪录片:都不能触及梅兰芳或导演本人;片头郭沫若怀诗朗诵音韵与《掬水月在手》里叶嘉莹诵诗的相仿或相同;有趣的是沦陷区时刻蓄须明志代表的性别观念,真实性别**舞台性别,实则为二者交融的一次体现,让我想起了《二毛》里李二毛的人生…
在梅兰芳纪念馆看过一段,回来找到完全版看,很多珍贵的影像。领略大师风采。
梅兰芳先生逝世一周年*****特别拍摄的彩色纪录片。片头是郭沫若的朗诵,片尾记录了梅先生追悼会的片段,**元帅(时任***副总理)代表政府主持,*******以及***等**人士全送了花圈,文艺界几个负责的同志周扬、沈雁冰、郭沫若都来了,各国驻华使节均来吊唁。这么高规格的葬礼在文艺界人士中可谓前无古***只怕鲜有来者了。梅兰芳先生的逝世实际上可以说标志着京剧旦角艺术一个巅峰**的落幕。
有年代感的一部影片,在中国电影资料馆看的,片长不算太长,能对梅兰芳一生有个粗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