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Autobio-Pamphlet
时长:90分钟
上映时间:2023-02-17(柏林电影节)
类型: 剧情 喜剧 爱情
语言:马拉地语
地区:印度
导演: 阿什什·阿维纳什·本德
演员: Om Bendkhale Pranjali Shrikant Chetan Wagh Manas Tondwalkar Khushi Hajare
更新时间: 04-24 10:13
资源状态: 可播放
简介:更多>>
自传小册原名:Aatmapamphlet,又名Autobio-Pamphlet
所有叙述都围绕着一个孩童简单的政治见解、源自一个成年人对童年的回顾,但无论对历史还是社会,这个画外音似乎比孩子都还要缺乏态度;一而再再而三用“撤回”戏弄观众,可实在无法理解这样的情节除了装可爱还有什么作用;女主角直到长大才获得少得可怜的台词权,其余时间她只是一个被默默注视、等待被娶走的物件——以上这一切,只有在叙述者为孩子时才可以被接受,不然就是有意顾左右而言他,用工业香精为尖锐的矛盾****。
从个人的爱情,到社会的弊病,再升华到国家**政治,循序渐进表达很好。影片中间有一段话是这样的:家庭养育十来年,学校教导十来年,还抵不上在社会里一天的教训所得。
看到一小时十分钟的时候都在想,的确是挺可爱的一个片子,用轻巧和童真的视角去翘起一些非常沉重的东西,天真但不愚蠢,恐怕也正是因为男主和他的朋友们都是小朋友,所以才能这样真的放下隔阂和谐相处吧。然后来到了电影最后十分钟,直接给我看傻眼了。有一种编剧根本懒得去构思结尾只顾着把自己想写的东西写完,于是最后一通胡诌敷衍走人的疯癫的美。我不好评价。
看到中间感觉还是可以的,尤其是用社会把婴儿泡在一个铁锅里,加入**颜料也即宗教信仰,然后加热这一锅水,就可以得到一个个愤怒的人的比喻。羊汤。但是到后面的走向真的是惊呆了我,有点无厘头了。
既喜剧又爱情还**,科幻和读书日常也有,最后结局科幻结尾。可以从这部电影看到印度一些日常,青少年**占比例最多。如果把小时候和后续成长的故事也拍出来,就更好了。
日惹电影节开幕片。比瞬息全宇宙的创作动机可好太多了
居然是一个韦斯·安德森式的小清新片子,镜头语言也极力模仿,过于卖萌有点难绷,形式在印度片里应该算比较少见,想在贫民窟拍出清新感这是极限了。
印度不是只会拍金刚怒目、苦大仇深的片子,会用多种方式切入重要议题,他们明白最重要的是什么,他们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所以并不会回避刺痛人心的种姓制度、女性权利以及**冲突,同样也明白**社会对宝莱坞的揶揄,便尽量减少歌舞的比重以及过于陈旧的“突破阶级隔阂的爱情故事”那一类叙事框架,他们始终在努力消除历史遗留的刻板印象,所以才会有走向外部世界的《印式英语》,或是叙事诗一样的《牧羊女与七首歌》,或是将悬疑做到极致的《较量》系列,而厚重的《炙热》《白虎》《杰伊比姆》和《孟买酒店》又从来不乏对历史和社会系统的审视。显然,本片有一种拥抱欧洲电影节的野心,比如韦斯安德森式的冷幽默、夸饰和大量异质文本的交互,打破了某种成见。这些“不像是印度人会说出来的话”放在经典的印式爱情中,又开出了不一样的花。
跨越种姓制度的平民**,几乎就是乌托邦。开头那部分不错,后面太冗长,快进看完。
印度版韦斯安德森,童真活泼的叙事,爱情的主线自然地加入印度社会议题,完成度很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