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的锐利边缘原名:The Sharp Edge of Peace,又名与塔利班谈判(港)
“The way that this culture, this society has been upended, is a cautionary tale for the rest of the world.”这种文化和社会的颠覆,是对世界其他地方的警示。
当阿富汗的女性领袖悲壮地说,“如果我们不坚持发声,阿富汗的女性就会消失在新闻标题中”时,我不禁羞愧。同为女性,却早在最初的关注之后便遗忘了她们的苦难。感谢这部制作未必精良,但选题和执行都诚意满满的作品。
HKAFF No.15: 唉,看完这片只能强行让自己相信:只要还有人在斗争,就一定还有希望;或者再退一步,斗争的结果不重要,斗争的过程才重要。只能这样想,晚上才能睡的着,因为看片的人不用付出片中斗争的人需要付出的代价。
压到喘不过气来…… 应该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让更多人看见#hkaff
沦为口号式自嗨,不免可惜,不如C老师的陌生人。太官方了,看不到内在力量的流淌,也没有更深程度的挖掘。谈判团队的女性说得最多的词是painful. 她们说:人们总是讨论**,却很少倾听**,我们被隐形,被抹除声音。与她们用声音作为**相比,片中的男人的枪特别刺眼。Please beside us, not behind us/We deserve peace, we deserve a fair peace.
虽然看的无中文字幕版,但是战争带来的痛苦无需多言。到底怎样才能获得和平?她们在呼唤、在渴求,但被求到的人只会反问:你想让我怎么做?她们从27岁追寻到67岁,和平却越来越遥远,世界越来越黑暗,希望越来越渺茫。 让我震了一下的是她说高跟鞋很不舒*,但高跟鞋的声音会招来男性的厌恶甚至毒打,所以她非要穿着,而且非要忍受到会议的最后一秒,坚决不退让。虽然拳头不够硬,但她们从来没因此认输。
冲动加场但明白了阿富汗问题背后的**原因
HKAFF ** / 唤起疫情记忆的竟是画面里人们所戴的口罩而非明晃晃的timeline本身,镜头果然是最诚实的,也被敲打:同一时空下,各处有各处的水深火热,各处有各处的哭声 / 单一层面的纯记录,剪辑与后期简单稚嫩,素材意义大过片子本身。「让男权社会接受高跟鞋声」的每一步当然都作数,只是多少黑袍下的赤足深陷在烂泥里,需求仅仅是有布裹足呢。光谈判不得行,也没有什么枪杆子式的出路,自我*藉的**又落在螺旋上升的历史与独善其身的确幸上,是犬儒。
😔港译名《和***谈判》,可***这个不是谈出来的😔
无法将它当作一部影片打分,文本量太大了有时跟不上,一个半小时里字字泣血。性别不平等对既得利益者而言,没有代价。令人遗憾,如果我们无法制造代价,只是将其作为一种道德责任呼告,很难迎来真正的、不会被截停的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