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翼山谷的冬至
冬至节重返金翼山谷,搓汤圆,练书法,挖竹笋,祖宗牌位,小学生的冬令营。母猿救**的传说,尽孝的故事内涵。土戏台和实景的转换,戏剧和居民的互动。
很多時刻感覺大家還過著讓我有點畏懼的傳統生活,能看到女性在傳統文化裡缺少位置,孩童沒有話語權,他們對於儀式是好奇和帶有一絲抗拒的
地方戏曲、音乐、神话、方言和老宅子融合很棒
纪录片课上老师放的,一时没看出来有什么意思。也许结合书看会比较好。人类学纪录片和**民族志嘛。
“少儿组的拍摄任务有两个:一是晚上在**山谷取景拍摄,二是2017年1月14日,学生身着汉*在金翼教室参加听汉学讲座。”https://mp.weixin.qq****/s/rfxbOG13tUy97Ea56X88Cg……
影像的补充记录。观感上不像是记录,像是摆拍宣传片。比较有意思的点:三十年前的相片,与三十年后大家庭的影像,相互照应;戏曲对习俗的演绎与传承。
五米距离! 听庄教授讲述这部片子的制作过程呜呜呜激动 隐喻的 直觉主义的镜头表达弥补写作短板 同时增强受众互动性 新技术的诠释创新 诗歌对地方隐喻性文化的延展性抒发……
依旧记得在自己毕业作品改片阶段被批评镜头拍的太烂了 这部大师之作 好像和我当时的烂镜头也差不多 难道这就是所谓的 因为是大师 所以可以被忽略瑕疵与不完美?
01/ 看影像志/纪录片很需要耐心 依然不觉得这是一种很大众的表达方式——中间一长段戏曲像凑时长(演员满村子跑的表演倒是蛮新奇的,不过是为了影片观众准备的表演)。片子拍出了一个闽南村庄的双重面向。对同一个民间传说传统的和现代不同阐释方式。原来同一个节气不同地区的传说差别很大:吃饺子是盘古**地(肉汁崩开的**地瞬间)、冬至是母猿的小孩为了带妈妈回家…
摆拍得有点儿不自然。猿母孝子。咬汤圆是盘古**地的模仿。主要是内容魅力不太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