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189分钟
上映时间:2004-01-23
类型: 纪录片
语言:法语 / 德语 / 罗马尼亚语 / 英语
地区:澳大利亚
演员: 汉斯-于尔根·西贝尔伯格 Philippe Lacoue-Labarthe Jean-Luc Nancy Bernard Stiegler
更新时间:
资源状态:
简介:以下文字bylakeDavidBarison和DanielRoss拍的一部长达189分钟的纪录片(2004)。Barison生于1972年,*******大学读哲学。Ross是Barison的校友,最初学物理,后来碰到B……更多>>
伊斯特河原名:The Ister,
以下文字by lake David Barison 和Daniel Ross拍的一部长达189分钟的纪录片(2004)。Barison生于1972年,*******大学读哲学。Ross是Barison的校友,最初学物理,后来碰到Barison转哲学。因为热衷于海德格尔的警句,想让人们知道海德格尔的理论今天并不过时。So, 他俩03年买了一部DV,从伦敦出发,顺着Danube河流,拍下了这部 公路哲学片子。先八卦这么多,同时承诺,不主动谈电影结构,不拒绝谈获奖情况,对于叙述部分的正误不负任何责任, 接着看: The Ister是德国诗人Holderlin未完成的一部诗的标题,背景是Danube river。诗的开头是这样的:Now come fire! / Eager are we / to see the day。猜对了,电影也是这样开始的。第一个问...
断断续续看了几年终于看完了,今后应该还有机会重看吧
看了很久总算看完了。学弟说的对!stiegler演技好,不像zizek那么浮夸,有空做个摘录。整个过程很有意思,会想到哎呀我为什么不可以这样做呢。私心打个5星
说到底还是问你追求的真相是否有能力承受,又是否能在否定后偃旗息鼓。尤其是关于自己的真相。
强推,要再看几遍。画面选景太好!还有各位哲学家出镜解说。
两年前看的讲海德格尔,荷尔德林的纪录片,有空再重温一下。“此在”的定义或许可从伊斯特河流自身以及荷尔德林的颂歌之中寻找本体的**。
海德格尔1942年演讲课程的伴随物,也是对荷尔德林《伊斯特河》的伴随物。liquid image,在斯蒂格勒有关技术的访谈中交叉剪辑着沿着伊斯特河逆流而上的城市、历史与政治的影像,冷眼旁观的同时不避其诲。画面与斯蒂格勒、南希、拉巴尔特的访谈内容基本上是各说各话,这倒还好,但前后大量重复出现的镜头,影像的随意性,不明导演意图何在了。全片的镜头语言其实乏善可陈,但值得一提的是第三部分画面缓慢的变换(慢镜头的画面有正常变白再变回正常),模拟一种呼吸感,呼应了谈话所涉及的“停顿”与“精神”。全程盯着字幕走,真的是本雅明说的“分心感知”了。
关于海德格尔对荷尔德林诗歌的解读,***神四位一体式的哲学诠释。影片背景是多瑙河流域,从黑森林到黑海,这块海与荷所曾经生活的土地。邀请几位当代哲学家进行解读,展现他们关于时空、存在、艺术、技术与政治的思考。比如:人类文明与技术的失配,现代生活与存在的阻隔……
不错。**摄影出色,手法也有新颖处,画面大部分都喜欢。价值主要在于尝试一种方式拍哲学-电影散文。联系到哲学家、诗人与一条河,实际上指及了文明的一种起源,自我意识的象征的起源。无法代替书,但可以引起另一种关于电影文语的思考。拍摄本片,要对文字-声音-画面对位法有深入理解。
(在camera stylo,经导演授权的北京首映) **电影/公路电影,就电影而言很业余。影像重复得很多;几个章节之间、甚至伊斯特河的诗句与紧随其后的影像之间的关联性都比较弱;“呼吸”那段突然出现的实验性的处理有点浮于表面;文本与影像没有形成一种复调的对话关系... 缺点可以列很多,但是瑕不掩瑜。斯蒂格勒真的是个好老师,他生动的姿态、不徐不驰的讲述、时不时穿插的幽默都在电影中得以展现,开篇的普罗米修斯拯救了全篇“故事”的匮乏,是真正的诗意担当 **电影真不适合大家一起看,应该自己慢慢看,时常暂停查查资料才好。三小时连续的哲学轰炸看得人太累了。
荷尔德林的诗啊海德格尔的句,不如河边的野鸭子。哲学基础主义的全面失败也意味着这部电影的主题的溃败,只剩下了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