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gnet:?xt=urn:btih:993cacbfaef5f7991bcc00aba4373b5229e53047
磁力:1080p.BD中英双字.mp4
艾希曼的末日原名:יוני אפס,又名June 0、June Zero、六月零日
不喜欢,尤其是当下的意境,以色列下头,没什么好说的。
被书写的历史无法记录每一个参与者,但每个亲历者的心里都刻着那段历史。
并不是只有结构或者主题先行,作者给出了对待历史和真相的态度,也给出了个体面对历史和真相时的处境,当虚构和戏剧性足够精确,严肃也就渗透出来了。
超出预期的巧妙 是我最喜欢的那种 用几个不同小人物角度讲述同一大**的叙事。片中说由于担心狱警控制不住情绪 所以看管**一律不用Ashkenazi*** 而只用Mizrahi*** 还是头一回听说 而想想也挺合理的。其实历史应该就是无数亲历者的记忆所组成的一块巨型拼图 可惜绝大多数的情况中 因为**各样的原因 很多声音会被** 很多故事会被遗忘。Jake Paltrow感觉还挺有才华的(比他姐强)。
角度选择虽然刻意但也厉害,历史和现实的三重悖逆,要dont foget,不是要only remember,但是我们只能用remember来对抗foget,其实主题上还是蛮深刻的。第二章节居然能拍出一丢丢喜剧风格,算意外惊喜。
3.5//或许应该六月再看//从汉娜·阿伦特对“平庸的恶”的提出和讨论 从抽象的理论化的概念研究落到一个具体的经历和视角 某种角度来说 具体带出的主观体验和情绪波动确实充满了对人事判断的影响//螺丝钉有螺丝钉的用处//以色列和德意志在电影中显示出的对历史的审视态度还是吸引人
电影不直接涉及**或阿道夫·艾希曼本人的罪行,而通过三位主人公的眼光重温了艾希曼被处决前的最后几天。但只有开头、结尾涉及男孩的成长部分好看,中间两个部分相对突兀。但我能理解导演的意图,试图将以色列的众多目击者,与艾希曼的会面(或者说是与历史的触碰)让观众更充分地了解*****者,与新以色列社会做勾连,去寻找一种让他们的声音被社会听到的方式。影片结尾,那个已经成为老人的男孩,想要证实自己参与了历史,但历史必须需要证据来证实,很无奈。
历史从来不光是一些文字和数字,它不可能是所有真相。让我觉得难受的不是结尾昔日少年的要求,而是艾希曼最后的日子还能每晚安睡。
《艾希曼的末日》三个视角一场火葬串起一段犹太血泪、**史,亲手制作焚尸炉的老板、男孩、最后的点火人,担心艾希曼“死于非命”的狱警,在矛盾心态中成为笼中鸟的笼中鸟,犹太**者回顾往昔是唤起痛苦还是被害者自证的辩论。 艾希曼甚至没有正面镜头,被审判的人并不重要了。 最后将小男孩与这一历史进行了“分割”,从戏里自证的剧情意义升华到了现实意义。 时间会证明一切。
竟然非常精巧细致,意外好看。刽子手要做炉子**刽子手。艾希曼全程也没露正脸,只是个**要听高雅音乐,读自然绘画鸟类图谱的一个温和的有教养的人。工具理性面前没人能从其中幸免。